央视两位主持人的成长“揭秘”,告诉你优秀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一个人的成功有很多种方式,但是都离不开父母的培养,孩子变得优秀了,日后有能力独当一面就是父母最大的成功,今天通过对央视两位主持人的成长“揭秘”,让我来告诉你,优秀的孩子都是怎么培养出来的。
一、撒贝宁
有这样一个男人,可谓是风流倜傥、惊才风逸,他就是凭借央视一档栏目《今日说法》走进人们视线的主持人撒贝宁,一个毕业于北京大学,一路被保送的高材生。说到撒贝宁,我想您一定不会陌生,前一阵爆火的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》、《开讲了》、《加油向未来》以及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综艺节目《明星大侦探》等等都有他的身影。
作为“芳心纵火犯”的撒贝宁,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个人的魅力都有深受人们的赞许,他主持的节目从来不会冷场,情商特别的高,反应快,幽默风趣,爱好广泛,学识也非常的渊博,这些过人之处令他深受大家喜爱。这让人不禁想要探索,这位主持人是家庭教育方式!
撒贝宁的家庭教育方式
(1)教撒贝宁数数
说到撒贝宁现在的成就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,从撒贝宁还是个牙牙学语的1岁孩子时,撒贝宁的父亲就开始锻炼他数数的能力。只要家里来了客人,就让撒贝宁去给客人拿“几个”“几粒”的事物,通过这种动手操作式学习的方式既锻炼了他的社交能力,又锻炼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(2)撒贝宁的记忆力
撒贝宁在一次节目中,接受曹可凡的采访。提到了他独特的学习方式,“照相机记忆”,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右脑的图像记忆功能所记忆的,这个天赋也让考撒贝宁背书成为了上学时同学们的下课活动。对于背书他曾经分享过一个方式,那就是躺着背书,这种方式会提高专注力,对于提高记忆力更加的有帮助。
(3)尊重撒贝宁的兴趣
撒贝宁从小就是一个不让父母省心的孩子,但是却爱好广泛。他喜欢演讲,喜欢唱歌跳舞……父母从来没有为了逼他学习剥夺他的爱好,反而是特别的支持。看见他喜欢唱歌跳舞有表演的天赋,就带他去演出的地方,看见他喜欢演讲,就带他参加各种比赛,耐心地传授他经验。他们尊重撒贝宁的各种兴趣,最终将他培养成了全能型人才。
二、董卿
作为央视春晚的金牌主持人,董卿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,她渊博的学识以及温文尔雅的气质是很多人的梦中女神。她主持过13次央视春晚、《朗读者》、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、《故事里的中国》、等等很多优质的节目,更是通过《2019主持人大赛》中的神仙点评频频上热搜。
她从骨子里散发的气质与学识离不开从小到大的努力,离不开对梦想的执着与坚守。她曾经说过“女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暂的,唯有用知识和涵养修饰自己才能美丽一生,我始终相信读过的书,走过的路,总会在未来某一个天发挥作用,使我变得更出色”。
董卿的家庭教育方式
(1)严厉的父亲
董卿曾在《人山海海》新书发布会的现场提到过父亲对她的影响。董卿的父亲出生农村,在他12岁时父亲离世,奶奶是文盲,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去工作晚上回来借着煤油灯学习,最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。这样的经历让父亲对董卿异常的严格,他不允许董卿照镜子,高中的假期必须出去打工,这一切也造就了今天的董卿,她对自己的高标准让她比别人都要优秀。
(2)让董卿背成语
董卿的父亲要求她小时候学习的成绩一定要好,从她还没有读书开始就要求董卿抄书、抄成语。父亲要求她每天将抄的成语做成小纸条钉在墙上,还必须要在检查的时候大声朗读出来。这种方式各位父母也可以尝试一下,有利于孩子的语文成绩。
(3)背古诗
除了抄成语以外,董卿每天都要抄古诗然后进行背诵,读书开始,开始背诵古文。这也让董卿在《中国诗词大会》中备受赞赏,她在节目中对诗句张口就来,其文学内涵与对古诗词的独到理解,真的可谓是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。
(4)大量读书
董卿虽然有一位严厉的父亲,不让她买新衣服,不让她照镜子,但是在读书这一方面是绝对不苛刻的。只要是董卿想买的书,都可以自己去新华书店买来看。一直到现在,她也依旧每天保持着睡前阅读一小时的习惯,并把对书中某个句子的理解写在本子上,并将这种习惯带给了她的孩子。
一个优秀的人除了天赋,同时自己也要努力,但与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。如果父母没有尊重撒贝宁的梦想、如果父亲没有对董卿高标准严要求,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好节目,那么多名场面,所以千万别忽视对孩子的培养,好的教育可以成就孩子的精彩人生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每日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